會知道「比西里岸」這地方,
是在幾年前看到這兒有幾米的東西,才吸引我注意的。
那時候跟同事約,因故無法成行,
幾年後的今天,來到台東,便把「比西里岸」列為主要景點之一。
「比西里岸」(PiSiLiAng),是阿美族部落的名稱,
意思為養羊的地方,也就是三仙台的傳統名。
在很久很久以前,「比西里岸」的部落居民將羊放養在島上,
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,羊群就乖乖的留在島上。
後來風景區進入,加上了神話故事,部落更名為"白守蓮",
「比西里岸」這名字好像就此消失了.....
幸好部落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,這幾年開始在族人陸續返鄉,
積極從事社區工作....漸漸找回部落的文化與價值,
後來又因為部落裡藏著幾米的繪本圖,能見度提昇不少~
其實,幾米的圖在哪裡?沒有確切的位置,
只知道在這個說大不大,說小其實也不小的部落裡~
我們從堤防過來,先是見到了這隻大免子,
上頭站著一隻飛翔小米。
好幸福的樣子。
利用空玻璃瓶做出來的裝置藝術。
這裡的幾米彩繪是以繪本「走向春天的下午」的主角小米與阿吉為主。
只是圖案大同小異,幾近相同。
這一幅很不一樣,
原來在這裡的那幅圖被當地居民給用白漆塗掉了,
一位在地的居民為不捨來這邊的遊客撲空,
所以花了一個晚上時間在自家牆面畫了這幅。
利用漂流木做成的羊隻分散在部落各處。
問了當地人才找到這一幅,
還有一幅大熊的,繞了一圈沒看到就放棄了!
充滿木雕創作的建築物為「社區發展協會」,
是社區中最特別、顯眼的建築。
來的當天,協會前有原住民傳統技藝及DIY體驗活動。
一旁的民宅牆面有羊群奔跑的彩繪圖。
真的羊耶。
協會正前方就是堤防,
上頭放了好幾隻木羊群。
越過堤防,
礫石海灘、一望無際的大海就在眼前。
還可以遠眺「三仙台風景區」。
肉粽石上也有小羊。
怎麼去「比西里岸」部落?
跟著羊走,就對了!
『比西里岸』
位置: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白蓮路
(沿台11線至112k處轉入依指標續行)
印象中,小時候來過「三仙台」後,就沒再來過了,
心想都已經來到這地方了,
就進來走走、看看唄!
沒想到,遊客還挺多的說,
尤其是橋面上的人潮~
整個沙灘都是小石頭。
「三仙台」以三座珊瑚礁岩形成的山峰最為獨特,
因此民間相傳,八仙過海時,李鐵拐、何仙姑和呂洞賓曾在此休憩,
烙印了仙跡,而取名「三仙台」。
發現遠處有個風化石很特別。
看出來了嗎?
像不像一隻拖鞋?
呆坐在石堆上,
吹吹海風、賞賞海景也挺不錯的。
「三仙台」的景色挺美的說~
當然,如果當天天氣能再好一點,
那就更讚了!^^
『三仙台』
地址: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